欢迎来到山东女子学院!


【女院人】决胜脱贫攻坚路上的女院担当—学校省派第一书记、“千名干部下基层”服务队工作笔记(2)

2020-12-24 10:53:37   来源: 党委宣传部、党委组织部    浏览:

编者按:打好脱贫攻坚战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先后就扶贫开发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创造了中国减贫史上最好成绩。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决战决胜的征途中也活跃着女院人拼搏耕耘的身影。自2012年4月以来,学校选派的11名省派第一书记和3名“千名干部下基层”服务队队员,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带着组织嘱托和群众期盼,走进德州齐河县、宁津县、东营市、菏泽市定陶区的乡村、社区和企业,深入到老百姓中间去,做老百姓的知心人。8年来,一批又一批女院人,抓党建促脱贫、修桥筑堤、打井修路、改善村容、发展产业,把真情投入村庄发展,用真心为百姓办事服务,与帮包村群众一起并肩作战、努力奋斗,得到基层干部群众交口称赞,书写了一段段感人的故事,彰显了女院人的责任担当。让我们走近他们,翻开他们饱含汗水的工作笔记,一起听听他们的故事:

“一体两翼”模式稳定增加村集体收入

——省派定陶区陈集村第一书记武凯

有效提升村集体收入,是基层党组织发挥带头作用的重要体现,全面加强村级集体经济,不仅有利于增强村级组织自身的“造血”功能和服务功能,还可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不断改善农村宜居环境。陈集村位于陈集镇驻地,下辖三个自然村,全村总户数1200户,2017年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7户,134人。

对于发展集体经济,陈集村有其自身特点。作为镇驻地,陈集村核心区域几乎与镇中心区域完全重合。这就导致其行政属性较强,开发程度较高,居民区较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功能区划明确,商业相对发达,传统农业相对边缘化,居民有一定的消费和购买能力。通过近十几年的发展,村内主要街道两侧均已建成各种门市,村内的建设用地已十分匮乏,物业资产租赁收益稳定且可观。

我作为第一书记入村后,始终贯彻以党建“铁肩”挑脱贫“重担”,注重发挥党员带头作用,与村支书多次深入交流,并召开村两委会议研究扶贫对策,如何壮大村集体收入是其中讨论甚至争论最多的议题之一。在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多次集体研究,大家最终确定了目前较符合陈集村客观情况的“以物业和土地租赁为主体,以项目投资和奖励性收入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模式,挖掘村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以求达到低风险、稳定壮大村集体收入的目标。

一是以物业和土地租赁为主体,最大限度的盘活村集体闲置资产。2018年,经过村集体闲置用房和建设用地整合挖潜,每年获得租赁收入20万元;年底,通过第一书记、村两委会研究和举手表决,又将村内整理出的20亩闲置土地打包出租,每年可稳定产生收入3.5万元。二是以项目投资为一翼,充分利用扶贫政策广开财源。2018年,通过定陶区扶贫大棚优惠政策,在村内建起了400平米扶贫车间,并成功引入废纸回收分拣项目。该项目绿色环保无污染,操作简便,不但为村集体带来3.5万元的收益,同时还解决了部分贫困户的就业。年底建成的门窗加工车间也可每年为村集体带来7000元租金收入。此外,以定陶区发展先进农业的扶贫战略为指导,充分结合陈集镇自身优势,在当地政府的积极参与和引导下,大胆采取走出去的方法,不再将眼界仅仅局限在一村一地,将扶贫项目资金投向金硕生态农业高新产业园区建设“现代农业气调保鲜库”和陈集镇天中山药专业合作社用于采购存储山药项目,两个项目均采用折股量化、固定收益分红的方法,可连续10年,每年带来收益金12.6万元,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待2020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收益金可作为村集体收入,进一步增厚村集体“家底”。三是以奖励性收入为另一翼,为村集体增收起到策略性补充的作用。2017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陈集村被阿里巴巴集团阿里研究院在第五届淘宝村高峰论坛(菏泽)上授予“中国‘淘宝村’”荣誉资质,获得奖励资金10万元,用于村内电商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有益于陈集村整体电商事业的推进,形成贫困村自我发展,自力更生,自我脱贫的良好局面。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这个穿越千年的梦想,已经近在咫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党建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唯有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和村两委的创造性,通过“一体两翼”模式,尽可能的降低风险,稳定壮大村集体收入,不断地寻找合适的增收标的,实现良性循环,更好地增强帮扶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才能使得群众彻底摆脱贫困,才能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农村基层党支部,留下一支真正“不走的工作队”,最终达到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双增长的目标。

我的扶贫二三

——省派菏泽市陈集镇保宁社区第一书记刘军

我帮扶的保宁社区在菏泽市经济开发区陈集镇,有2975人,2889亩耕地,该村为原保宁乡政府驻地,现有保宁卫生院和一个集贸市场。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为农业种植、个人门市和外出打工,保宁所在地区是著名的山药之乡,但山药价格波动较大,本社区种植较少。村内青壮劳力多外出务工或迁居异地,村中以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为主。外出务工人员超过全村人口50%,除了种植业,多以各类门市经营为主,经营情况不一。我刚入村时建档立卡贫困户105户,333人,2017年年底已脱贫90户,296人,截止2018年年底实现了包括返贫人员在内的15户45人全部脱贫。

到保宁村扶贫两年的时间,得到了学校领导的深切关怀,先后有五位校级领导前往陈集镇与当地党委政府交流扶贫事宜,到帮包村调研指导工作,为贫困户代表送去暖心的物品,这给我们在扶贫的路上动力满满,干劲十足。

下村以来让我小有感慨的事情,就是有幸到农科院面对面与专家交流,领回希望的种子,再到把专家请到村里指导工作这样的一个过程。加入“第一书记”这个大家庭之后,就围绕着扶贫这条线加入了很多扶贫的工作群,其中关注最多的就是山东电台几个主持人主办的微信群,她们从第一批抓扶贫工作就开始跟踪报道,到了第三批,自然是有大量的信息在微信的群里传播,我也是逐条的过滤,寻找着适合保宁村的信息。终于一个为帮包村书记申请农科院12319科技服务站站长的信息引起了我的注意,简单的和村书记沟通之后立刻给他报了名,没想到一周之后就接到了通知,我们被录取了。

因为村里的窑厂涉及到环保问题,八月份拆除后种上了地瓜,附近的力本屯出产的粉条很是有名,就想在村里建一个粉条的加工厂,所以我也是抓住了仅有的三个提问机会和专家交流了360直播,360足球直播粉条加工厂的事。

接下来是科技研究所赠送济麦23小麦种子的环节,也正是这个环节给了我一个请到农科院专家到村里为村民亲自讲解的机会。23号种子是在原有的22号基础上有改进的良种,村里大多数种的都是济麦22,这也让我有了一个在村里开一块试验田的想法。领到种子之后我又找到了山东电台的记者,和她交流了自己的想法,她对我的想法很支持,马上和自己的同事一同联系了农科院的专家,接下就是耐心的等待专家到村内指导。

经过一个月的等待,终于在10月中旬我接到了来自山东电台和农科院12319科技下乡的联合通知,迎来了农科院的小麦种植专家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小麦遗传育种主任刘建军和肉牛养殖专家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副所长万发春。

专家到村里的当天,好多村民都放下了手中的活到地里听专家讲解小麦种植的注意事项,并且不少村民针对小麦出现的各种问题和专家进行交流,专家也为村民进行了逐个的讲解。之后,又来到了村里养牛户王如存的牛棚,肉牛养殖专家查看了肉牛的养殖情况,针对养殖出现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2018年9月我参加山东扶贫创客培育计划“99公益日”爱心募捐活动,为菏泽保宁村服装加工筹集资金15万元。我牢记抓党建,促脱贫的职责,为了解决保宁村贫困户收入来源,解决留守老人儿童无人照看,增加村集体收入问题,广泛争取社会爱心人士,以“就业岗位迁到家门口”为题目,借助由山东广播电视台乡村广播、山东省扶贫开发基金会和山东元邦集团共同主办的“2018山东扶贫创客培育计划”,在活动孵化的腾讯“99公益日”当天募捐合计资金150143.85元。

为筹集这部分资金,活动前期我带领保宁村服装加工厂负责人刘光垒参加了山东省扶贫开发基金会组织的两次培训活动,详细的了解了募捐和企业配捐的规则,广泛地动员身边爱心人士,挣得了扶贫战友及很多人员的支持,活动开始的前期筹集到了三千余元的爱心捐赠。为了得到山东元邦集团和腾讯的配捐款项,我将所有的爱心人士集合到一个微信群,统一讲解活动规则。9月7日上午9点爱心人士开始对项目进行捐赠,9点40分,“就业岗位迁到家门口”项目,完成了72500元的筹款目标,筹得72989.47元,获得配捐80151.38元,合计为保宁村服装加工车间154286.85元。

在山东广播电视台乡村广播帮助下,我的项目得到了山东扶贫志愿者——济南市江苏商会监事长王宏的关注,他表示:苏商上千个企业,如果大家有需要订制服、服装的,可以优先考虑我们,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这个项目做大、做好。

短短两年的扶贫工作,保宁社区群众的脱贫摘帽,生活的日常改善,产业的多面发展都让我的奋斗有了成效,深入农村工作也让我有了发光发热的机会。在这两年时光里也让我收获了不一样的经验,学习到了360直播,360足球直播的知识。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抓党建、促脱贫”中历练成长

——省派定陶区马邵楼第一书记 陈涛

到菏泽市定陶区冉堌镇马邵楼村担任省派第一书记,开展“抓党建、促脱贫”帮扶工作,对我是难得的人生体验,也是珍贵的工作经历。

马邵楼村是省级贫困村,位于镇政府西南14公里处,南邻曹县,由4个自然村组成,外出交通不便,村民546户2206人,耕地4000亩,村集体没有经营性收入。

驻村伊始,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村内各项基础设施落后,尤其是道路还是土路年久失修,路面坑洼不平,雨后更是多处主干路段积水严重、寸步难行。为解决修路问题,我第一时间向上级领导汇报,积极沟通交通局、发改委、水利局等部门,数十次打电话并登门拜访,求助领导争取政策和资金。在锲而不舍的多方努力下,最终筹资500多万元,修建水泥道路7公里,彻底解决村民行路难的问题。

修路过程中,党员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倾注了心血汗水,道路修通后,老百姓交口称赞。紧接着,我们又新建党群服务中心、健身广场、标准化公厕和小学校舍各一处,绿化道路6500米,安装路灯30盏,改造灌溉设施两处,完成4公里的村生活污水管网改建和村卫生室升级改造。

定期召开党员大会,落实好“三会一课”等各项党建制度,发展党员1名,转正1名。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党员上党课,带领党员到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利用七一、十一等重要节点开展好党建系列活动。疫情防控期间,我从发动党员干部捐款捐物、严格防控部署、开展“美丽庭院”环境卫生整治等环节着手,为广大村民筑起了一道疫情防控“红色屏障”,相关工作受到区委组织部的表扬。

投入产业项目111万元,每年帮助村集体增收8万元,目前全村104户319名贫困户已全部实现增收脱贫。还先后与山东灏诺植保公司、山东嘉宏脱水食品公司等企业洽谈“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入股合作模式,推进土地流转1000亩,发展特色订单农业2项。与青岛锦秀服装厂合作,引入服装加工项目实现村民家门口就业。

修缮危房6处,为患病村民申请民政救助,过年过节为贫困户发放油米面等慰问品。联系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专家义诊为村民免费体检,组织女院教育学院师生来村开展三下乡支教。为村中老人捐赠过冬物资,为村小学捐赠30台电脑和600册图书,为村里大学新生赠送拉杆行李箱和学习用具,邀请村幼儿园长赴我校参加省级骨干园长培训。举办消夏晚会、开展农村公益电影放映、送戏下乡等活动丰富村民生活。还争取到爱心企业资金20万元用于扶老助学、帮贫助困。大众网、省扶贫办、定陶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村子扶贫发展60余次。

随着村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不断提升,工作标准也在提高。来村检查的各级领导多了,奖牌和荣誉也多了。在冉堌镇各项工作考评中,我村在全镇51个行政村中均名列前茅,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表扬和认可,村班子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干劲也越来越足。

农村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我在体验到基层工作艰辛、复杂的同时,更体会到了做好群众工作带来的光荣和喜悦。驻村后,通过各种培训学习,我尽快熟悉了解了脱贫攻坚各项业务知识,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落实了各项应享尽享的政策。深入田间地头学习到务农的技巧和艰辛,走街串户跟大家聊家常了解困难需求。融入了驻村生产生活,我真正把冉堌镇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把我们村当家,把村民当亲人,把村民的事当成我自己的事,充分调动身边的一切资源,想方设法竭尽全力为村里争取各项福利。随着一件又一件群众诉求的解决,我最终走进老百姓心中,成为大家口中认可的第一书记。

回望在脱贫攻坚一线奋战的日子里,有太多的五味杂陈,难忘苦楚。离开家时,女儿上四年级,儿子才刚满半岁,爱人突遭意外受伤先后五次全麻手术,为不让我分心,双方父母默默承担了所有,爱人手术我不能陪护她从不埋怨。让我一路走过风雨的是学校领导的关怀看望和家人的强大后盾,给了我坚毅前行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珍惜这个时代、担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担任第一书记,使我经历了人生中的诸多第一次,碰到了不少难啃的“骨头”,也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农村基层现状,提高了管理水平,开拓了境界,受到了锻炼,终身受益。无论今后身处何方,我都将保持初心、矢志不渝,以崭新的姿态继续前进。

我的驻村帮扶心得

——省派定陶区冉堌镇王先庄第一书记于洋

农村的一切是那么熟悉但又是陌生的。到农村做驻村第一书记,有几分渴望但也有几分惶恐,终究是沉甸甸的责任压在心头帮我战胜了心中的惶恐。作为省派第一书记我怎样才能更好的帮助老百姓呢?这是我这几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

五月伴随着菏泽牡丹的争相盛开的美景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我开始了入村入户的走访,通过进一步了解群众所盼所想,多次召开“两委”会、群众代表会去征求群众意见建议,逐步理清了王先庄村的发展思路,那就是“改环境、转观念、引项目、发展经济”这四个发展方向。

一枝一叶总关情,从一件件小事入手,踏实地做好村民需要的小事。王先庄村地处三县交界,断头路多,村内道路坑坑洼洼,每到雨天道路泥泞,天气一热蚊蝇四飞,村民生活环境差。在各级领导大力支持下,王先庄村新修水泥路面2000多米,彻底消灭了断头路,修建桥涵3座。同时在四个自然村的街道两旁栽植了月季、法桐、核桃、百日红等花木4000余株,道路两旁得到了绿化美化。通过集中打造4亩主体花园,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村容村貌得以改观。

通过调研得知,本村的落后首先是落后在思想观念上。所以要加强对村民的学习培训,转变群众落后的思想观念。但是让群众在哪里学习培训?所以建设农村文化大院就显得尤为重要。文化大院于2020年五月全面竣工,集党群活动室、民事调解室、图书民俗室、办公室、电商办、产业办、档案室等多功能为一体。配套有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栏、健身器材、绿化草木带的600余平的文化广场。邀请相关专业人员来给村民授课,并开展了“激情飞扬关爱基层教育”的爱心活动,举办了“双百扶贫”、“乡村振兴”等专项文化艺术节活动,如今农闲时节,夏日傍晚,群众自排自演的文艺节目在这里上演,村民的精神面貌已是焕然一新。

要让王先庄村的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须改变传统农业单一生产模式,并进一步加快农村电商发展。所以我们成立了由返乡创业的本村大学生带头的电商办,组建了一支本村本土网络营销商团队,定期举办乡村发展头脑风暴讲座,对村民进行因材施教、因需施教的培训,增强村民的生存技能,及时学习先进的网络电商技术和经营理念,进一步促进村民的思想观念的转化。

有了电商团队,还得上项目。网络营销团队通过《农村电商产品保鲜项目》,带领村民建立了电商实训基地、冷冻库、保鲜库,该项目不仅每年可为村集体持续增加收入,而且还带动了贫困户务工以增收。

要让村民精神和物质丰富起来,实现环境宜居美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驻村第一书记,无需那么的豪言壮语和惊天动地的事迹,当需尽职尽责的干好老百姓需要的事,解决老百姓基本的问题,真正的做到为人民服务。

供稿人:武凯、刘军、陈涛、于洋、孙利华 供稿单位审核人:王鲁 责任编辑:王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