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东女子学院!


融入国家战略 服务社会地方——传媒学院《新闻调查》课程作品展映抖音直播点赞过万

2023-05-31 09:04:18   来源: 传媒学院    浏览:

掌声不断,笑声频出。 近日,在山东女子学院求真楼508,一场题为“黄河之韵 马套之美”别开生面的课程作品展映正在进行。这是传媒学院《新闻调查》课程作品的一次集中展映,长清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融媒体中心主任李开军、长清区融媒体中心新媒体主任李伟亲临现场进行指导。此次展映采取了线上+线下的模式进行,通过抖音“女院观察”账号进行直播,观看量突破5万人次,点赞量过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传播效果。之后该系列作品将在齐鲁壹点、长清区融媒体平台及抖音号进行发布。

国家战略主题先行 走出校门集中“大练兵”

此次作品展映分三部分,首先是播放学生作品,然后学生创作团队分享创作报告,最后老师和嘉宾进行点评打分。作为传媒学院一门综合实践课,《新闻调查》开设在大三下学期,相较于普通实践课程的是,该课程以项目实战为主导,理论为辅助,借助前期所学的理论、知识、技能等,在时长一周的课时内集中进行一次“大练兵”式学习,侧重提升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社会认知,强化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增强未来就业竞争力。

此次课程项目围绕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战略两大国家战略,进行主题设计,选择了黄河流域一个小山村——马套村。该村历经十年蜕变,从一个贫穷小山村蝶变为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乡村,是长清区当地乡村振兴的示范村。因此,深入该村进行调查采访,能够帮助学生深刻了解乡村振兴战略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渗透思政教育,增强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带着项目任务,该课程师生团队前往马套村深入调查采访,团队根据该村发展的各个领域,分为八个小组,分别围绕黄河文化、红色精神、家风家训、青年创业、文旅产业、巾帼力量、特色种植、古村风韵等八个主题。通过两周的专业实践课程,不仅提高了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也让学生们了解到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体会乡村振兴取得的伟大成就。

开拓实习实训基地把课堂搬到广阔大地上

课程进行期间,学院与马套村签订了校地合作协议,并挂牌山东女子学院实习实践基地,拓展了学生实习实训空间和就业渠道。

经过一周的后期剪辑修改,23日,八组作品终于全部完成。展映现场,八组拍摄精美、调查深入、富有思考的作品同步在传媒学院抖音号“女院观察”直播,直播室的粉丝不断为作品点赞,这种线上线下的互动,给学生们带来了极大的激励,增强了他们的专业自信和自豪感。

汇报结束后,李伟对同学们的作品给予较大的肯定,并从“拍摄前的工作、景别切换、分镜头、配音、镜头运动、采访”等几个方面简单地给大家提出建议。

展映最后,全体师生共同观看了由长清区委组织部制作的马套村《这十年》纪录片,目的是让同学们通过观看优秀作品,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在下一次的创作中获得更大的进步。

主题教育专题调研 课程思政内容多重融入

“收获特别大,不仅仅是专业技能得到了提高,”该课程学生张说,这次外出新闻调查让自己了解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真正意义,同时也明白了国家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战略意义。

正如学生所言,此次课程也是围绕国家战略进行的一次主题教育专题调研与学习交流。师生深入古槐路、茶文化体验区、水库娱乐区进行调研,与景区工作人员、政府工作人员等进行了访谈交流,了解当地的整体发展规划及文旅产业发展现状。根据调研访谈情况结合专业所学分不同专题开展视频作品拍摄,拟在各类媒体发布,宣传推广该地文旅产业。后续将发挥教师专业优势,进一步深化院地合作,助力马套村文旅产业优化升级,共同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走出去,把课堂搬到祖国大地上,这是传媒学院近两年来一直探索的实践教学创新。只有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农村、城镇、田野,才能让学生真正了解“中国故事”是什么,该如何讲。敞开大门办学,融合校外资源,也是该学院不断进行的改革。不久前,山东女子学院传媒学院与长清区委宣传部达成战略合作关系,让资源成优势、让潜能变产能、让特色成品牌,形成“共建+”产教融合模式,以“共建+党建”、“共建+创意”、“共建+教育”三种形式,共同打造校地共建特色品牌,以高校高质量办学赋能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发展。

《新闻调查》课程的成功实践,正是高校课程思政融入、服务地方、校地共建的践行缩影。

供稿人:郭静 成曙霞 王育红 章艳丽 徐增慧 责任编辑:吕锡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