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 推进学院健康快速发...


院部负责人访谈(二)

2021-09-18 09:44:14   来源:    浏览:

360直播,360足球直播科研与学科建设共工作的几点思考

科研处副处长 刘进军

根据《山东女子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山东女子学院特色发展实施意见(试行)》等材料,就学校下一步学科与科研工作,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科研处下一步将按照学校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总体要求,以学校特色发展实施意见为纲领、以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创建为目标,牢固确立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和引领作用,力争做到两翼齐飞,即:一方面紧密围绕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创建要求,以应用型科研为重点,加强应用基础、应用技术开发研究和重大社会问题智库类应用研究,力争横向课题经费取得快速增长;另一方面,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妇女儿童事业发展需求,努力实现国家级科研项目数量稳中有升,高层次科研立项、高水平学术论文、高层次成果获奖大幅度增加,省部级学科建设平台有较大突破。

一、以学校特色发展实施意见为纲领,引领学校科研与学科建设工作

一是在学科和人才团队建设方面彰显特色。下一步科研处将分层次分步骤分类别组织实施“五个‘一’”学科特色建设工程,认真落实《山东女子学院特色发展实施意见(试行)》,按照“1+3+N”特色发展模式,构建特色学科体系,在重点学科建设中分层次、分步骤、分类别组织实施“五个‘一’”学科特色建设工程,即多方合作、多措并举引导重点学科凝练一个特色方向,组建一支特色团队,打造一个特色研究平台,产出一批特色成果,服务一个特色产业。其中特色方向依托品牌学科方向凝练,特色团队依托学科人才团队建设,特色研究平台依托校级科研平台组织实施,特色成果依托“高水平科研项目培育基金”、“科研成果奖申报攻坚计划”、出版基金项目进行组织,服务特色产业协同相关部门共同推动。

在学科人才团队建设方面,2021年年初遴选2个柔性引进团队,其中“性别与影视文化研究人才团队”聚焦性别与影视艺术、性别与媒介传播和性别与文化产业三个科研方向;“大数据智能分析与应用人才团队”将聚焦数据挖掘与知识提取、智能分析与应用方向,与社法学院部分老师共同开展智慧医养、健康养老场景的应用研究。目前,科研处为进一步落实特色发展方案要求,正在积极推动省级特色学科人才团队建设。组建跨学院、跨学科的省级重点培育学科人才团队。科研处统筹学校相关资源,由引进的高水平学术领军人才为统帅、中青年博士为骨干,打破学科与学院的壁垒,跨学科、跨学院组建“女性学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团队”,该团队包含“女性学+社会学”方向,“女性学+经济学”方向,“女性学+管理学”方向、“女性学+文化传播”方向四个方向。

二是在科研创新方面彰显特色。下一步学校科研资源将全面向特色项目倾斜,引导并强化教师形成特色科研方向,逐步形成我校特色的科研体系。首先是特色科研项目。从今年开始,学校高水平科研项目培育基金课题,将从选题开始向特色研究倾斜。开展了《2021年度山东女子学院高水平科研项目培育基金课题指南》修订工作,要求每一个学科围绕“1+3+N”制定特色类选题,占比不低于60%,目标是形成相对稳定的特色鲜明的选题,近几年将基本按照选题予以支持,从而引导特色科研方向。据不完全统计,截止8月22日,纵向项目厅局级以上立项40项,其中特色项目7项,占比17.5%,横向项目签订合同6项,其中特色项目3项,占比50%。其次,出台出版基金特色支持项目,将学校出版基金三分一的经费专门用于启动特色出版基金支持项目,目前基金申报工作已经展开。

二、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体系,增强学科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一是持续推动“重点学科建设工程”。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突出学科特色、质量与贡献,改进学科评价理念,组织第一轮重点学科建设考核评估工作,编制评估报告。在巩固第一轮学科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紧密围绕学校发展定位,按照“可上可下、动态调整”的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结合第一轮重点学科建设考评结果,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启动并实施好第二轮重点学科建设,重点建设培育教育、社会工作、艺术、国际商务、工商管理、电子信息硕士学位授权点。二是继续开展学科“品牌工程”。以冲击省级优势特色学科为目标,重点扶持支撑女性婚姻家庭、学前教育、乡村振兴、医养健康、养老服务等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水平特色应用型学科,在学科人才培养、学科团队建设、科研资源分配等方面向优势学科倾斜,努力打造学科高峰,树立在区域内有一定比较优势的科品牌。在第一层次学科发展方向中,优中选强、特中选强,在儿童教育、健康养老方向、妇女/性别研究、女性人力资源管理等方向中着力打造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具有比较优势的学科品牌方向。三是组织实施“学科人才团队培育计划”,在妇女/性别、儿童教育、健康养老、家庭建设乡村振兴、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方向,建设柔性引进人才团队、省级重点培育学科人才团队和校级重点学科人才团队10个左右,其中着重加大柔性引进人才团队建设,培育省级学科人才团队2~3个,不断支持院部建立团队。加强校际联系,共建研究生教育平台,推动研究生联合培养。四是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工程”。首先,以特色学科为主体,相关学科为支撑,整合资源,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融合音乐、艺术设计、文化传播等学科专业,着力打造教育学学科,强化儿童舞蹈、儿童设计、儿童文学、儿童传媒等特色;融合妇女/性别研究、外语等方向和专业,着力打造社会学学科,强化妇女/性别、健康养老、家庭教育等特色;融合经济学、会计学、旅游管理等学科专业,着力打造工商管理学科,强化女性人力资源管理、女性经济、乡村旅游等特色。其次,加大学科资源整合,加强学校现有学科间的交叉与集成,着力推动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计算机、数学等理工类学科与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优势特色学科的相互关联、相互支撑,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学前教育、农业品牌、医养健康、婚姻家庭、养老服务、性别研究等跨学科、跨领域的融合研究,努力形成若干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相关的新兴应用型学科。第三,探索“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等新模式,积极推进“教育学+音乐学”、“女性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大数据/智能+社会工作”等学科的交叉融合,支撑“音乐教育”“女性学”“数据计算及应用”等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积极发展艺术学、计算机、数学、文学等支撑学科,为学校优势特色学科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第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强化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特色研究,构建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思想上的“领航学科”。

三、大力开展“应用科研能力全面提升工程”,实施“高水平科研项目培育基金”计划,实现应用型科研项目与高水平国家级科研项目两翼齐飞

一是推动应用型研究项目建设。首先,大力开展“应用科研能力全面提升工程”,制定并落实“应用型科研推进实

施方案”,拓展高水平应用性研究项目,有重点地与政府、行业、企事业单位建立相互信赖的、紧密型的合作关系,以解决山东省行业企业关键技术、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问题为导向,紧密对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战略等重大需求,在医养健康、乡村振兴、家庭建设、学前儿童、社会性别、文化创意、大数据技术、现代金融等重点研究领域,广泛开展应用智库研究和社会服务,引导鼓励教师结合行业搞科研、结合产业搞科研,与合作单位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共同申请纵向课题和科研奖励,争取智库成果与横向课题经费数量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尤其是科研经费数量在十四五期间每年达到2000万元,争取横向课题经费占比达到60%以上。其次,提升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水平。积极争取省部级科研实验室/基地/中心立项建设,认真谋划高等级、高水平科研平台的培育和申报工作,分层次加强特色平台建设,将妇女/性别研究平台建设成为在山东省处于领先地位、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重要阵地;将学前教育研究平台建设成为山东省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前教育学术研究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决策咨询中心;将健康养老研究中心建设成区域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健康养老政策、制度、服务等方面的研究中心;将家庭研究院建设成为集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为一体,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科研创新平台。

二是继续实施“高水平科研项目培育基金”计划,实施科研筑峰工程。聚焦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围绕优势特色学科和研究领域,积极探索“揭榜式”“招标式”项目培育方式,提高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的培育精准度。制定年度国家“两金”项目申报实施方案,每年组织校外权威专家多层次、多维度、多视角对申请书进行多轮次的评审、论证,严格论证项目选题、着重提高申报书撰写质量,争取十四五期间,每年国家级课题数量达到三项。目前,学校今年已经取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

(四)以“教育评价体系改革”为重点,完善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管理机制,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一是加强意识形态管理。继续加强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科研成果以及学术讲座、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的意识形态管理,构筑抵御各种错误思想和言论的防线。不断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管理,强化引导宣传,加强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教育培训。二是推动科研和学科评价体系改革。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主线,以破“五唯”为导向,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在职称评聘、科研工作量考核、科研项目评定遴选、科研成果认定分类、科研奖项推进评选、学科评估评价等工作中进行改革,修订完善科研和学科建设的规章制度,今年上半年根据学校特色发展实施意见和学校教育评价改革相关文件精神,修订了《期刊分类标准》,协助人事处完成了职称评聘科研方面的具体内容,吃透了相关文件精神,对各级各类科研成果的界定与量化,实施分类评价,突出质量导向、突出效果导向、突出榜样导向。三是强化学术道德建设。加强学术道德规范根据国家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标准和要求。

学校党委充满憧憬的为我们画下了“十四五”的美丽蓝图,用集体智慧为我们做好了特色发展的顶层设计,学科与科研工作一定会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在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努力下,两翼齐飞,一飞冲天,为学校“十四五”谱写出绚烂的篇章。



四届一次“双代会”领导讲话报告学习心得

教育学院党委书记 崔江宁

7月16日至17日,山东女子学院第四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图书馆二楼报告厅隆重举行。郭书记做了重要讲话,盛院长作了工作报告。这两个讲话和报告概括了学校“十三五”期间的重要成就,并提出了进入新发展阶段的目标、措施、要求等,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保障有力,为学校在“十四五”期间的发展描绘出了美好的蓝图。我在开会期间进行了认真学习,在会后又根据学校要求,结合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学习,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立足本职岗位,进行了学习和思考。

盛校长作题为《改革创新 开创未来 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女子大学而奋斗》的工作报告。报告从八个方面回顾总结了学校“十三五”期间取得的成绩,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学校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并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化应用研究、夯实人才强校根基、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深化综合改革、提升保障能力八个方面对学校工作做了安排部署。报告既充分肯定了“十三五”工作成效,又毫不回避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体现了学校党委行政统揽全局的政治高度,对学校负责、对全体师生员工负责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及抢抓机遇、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使命感,尤其是报告中所提出的2025年和未来的奋斗目标,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性、应用性、开放式、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女子大学,明确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定位,再一次统一思想,指明方向,凝心聚力,共谋发展。

郭书记在闭幕式上作了题为《奋进“十四五”苦干实干加油干 全力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讲话。讲话充分肯定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委员会作为党委联系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在推进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依法办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用“三个看”—从国内看、从教育自身看、从学校自身看—全面分析了“十四五”期间,学校发展面临的新形式新任务,并就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三点要求:一要以高质量党建统领高质量事业发展。二要以攻坚克难的勇气实现高质量事业发展。三要狠抓工作落实推动高质量事业发展。郭书记的讲话既高屋建瓴,又实事求是,既全面周到,又深入细致。“三个看”层层递进,从全国的形势到行业的形势到单位的形式,逻辑清晰,分析透彻,让我们更加全面清晰地认识到学校当前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让我们进一步思考学校作为一个新兴的地方本科院校,今后究竟该如何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学校的发展既要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更要与外部大环境紧密结合,抓住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机遇,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破解作为地方性新兴本科院校的办学困境,开创特色发展的新局面。

郭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的三点意见,正是学校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要保障,尤其是对于二级学院党组织在十四五期间积极开展工作、完成规划目标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一是只有坚持以高质量的党建为统领,才能保证学校高质量发展。党的建设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法宝,是我们新时期发展的伟大工程。“十四五”期间我们要持续深入落实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学校始终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学院“十四五”期间,在学校总的任务目标下,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坚持政治立场;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突出政治功能;打造党建品牌,提高政治能力。扛牢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保障学院“十四五”规划顺利完成。二是只有坚持攻坚克难的勇气,才能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学校当前发展所面临的固然有机遇,但是困难和挑战更是让我们压力山大,学科专业结构不够优化,优势不突出,特色不鲜明;科研平台和团队建设基础薄弱,高层次科研成果产出较少;高层次人才数量不足等。女子学院从成立至今,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重重困难,真可谓是风雨兼程、砥砺前行,而一代代女院人秉承自强不息、百折不挠、求实创新、不断攀登的学院精神, 以不断攻坚克难的勇气,打败了一个个挡在学校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从成人教育到普通专科教育再到成为普通本科高校,并通过本科办学评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所说,“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根本就在于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都从来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百折不挠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奋斗。” 发展永无止境,奋斗未有穷期。当前,学校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层出不穷。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要化危为机、开创新局,最根本的就是发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斗志,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在攻坚克难、改革创新中奋勇前进。三是只有坚持狠抓工作落实的作风,才能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我们的中长期目标是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性、应用性、开放式、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女子大学,这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实现。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世间事做于细成于严。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我们作为党员干部,要带头发扬实干精神,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不图虚名,不务虚功,各负其责,真抓实干,形成共谋发展的凝聚力和内驱力,从而更好地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奋进“十四五”——科学谋划教育学院学科专业新发展

教育学院院长 董吉贺

学校第四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是在“十三五”和“十四五”交汇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必将在我校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会上郭翠芬书记的讲话、盛国军院长所作的学校工作报告,以及会议讨论通过的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全面、客观总结了我校“十三五”时期发展的成就和经验,为“十四五”时期学校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制定了务实有效的举措,令人鼓舞、催人奋进。

回顾“十三五”时期,教育学院全体师生认真落实学校发展规划,努力推进学科专业建设,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各方面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五年来,教育学院科学谋划学科建设,成效显著,使教育学进入学校省级重点培育学科行列;专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已形成以学前教育为重点,以0-12岁儿童教育师资培养为主线,以心理学专业为支撑的专业发展格局;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36%,新增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8人,建设了山东省优势学科人才团队1个;专业建设水平持续提升,新增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新增国家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4门、省级继续教育思政示范课1门,新增省级教改项目5项,获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科研水平不断提升,新增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译著、教材近20部,发表各类论文120余篇;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完成了《山东省学前教育条例》起草工作,参与了《教育部360直播,360足球直播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的研制工作等,为省内外集中培训幼儿园园长、教师达2000余人。

展望“十四五”时期,教育学院将深入贯彻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和特色发展方案,全力推进硕士点建设和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实现学科专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女子大学做出不懈努力。具体来说,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要科学而实际地谋划教育学院“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总体来说,“十四五”期间,教育学院围绕学校发展目标,进一步突出学前教育优势,形成较为完善的0-12岁儿童教育师资培养专业集群,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更加鲜明,建设一支在省内外有影响力的教师队伍,达到硕士点申报条件,具备较强的社会服务能力,巩固学前教育在省内的领先优势,把教育学院建设成为服务山东省基础教育发展的人才高地和重要智库。

第二,要落实学校学科专业集群发展计划,进一步健全0-12岁儿童教育师资培养体系。一方面,教育学院合理规划专业布局和发展规模,在现有专业基础上,加强早期教育专业建设,争取增设早期教育本科专业,形成完整的低龄儿童教师教育本科专业链。落实学校专业集群建设计划,积极培育家庭教育专业。同时,以学前教育专业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建设工作,带动各专业均衡发展。另一方面,加大硕士点培育力度,建设好教育学省级重点培育学科,实现研究生联合培养,为硕士点申报奠定扎实基础。

第三,要继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造就一支能够支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较大影响力的师资队伍。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培养省级教学名师1-2人,培养在省内外有重要影响的领军人才2-3人,鼓励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继续引进10名左右具有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使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达50%左右。同时,支持教师顶岗实践,使双师型教师占比维持在50%以上。持续推进山东省优势学科人才团队的建设,力争实现省级人才项目的突破。

第四,要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人才培养方面,贯彻学校特色发展方案,强化大学生品行发展、气质陶冶、社会责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的培养。同时,以学前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全面深化专业建设,突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理念,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强化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建设,发挥示范带动效应,整体推进质量提升。进一步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做好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培育省级以上教学成果1-2项。

第五,要贯彻学校科研筑峰计划,有力、有效推进科研工作。 持续做好团队、平台建设,完善学前教育研究院建设,争取至少新增1个省级科研平台。加大高水平科研项目的培育,立项国家级课题1-2项、省部级课题15项以上。另外,以团队、项目建设为抓手,推进研究工作,在出产成果方面有大的突破。尤其重点做好论文和评奖方面的培育,争取省级及以上科研成果获奖1-2项。同时,加强学术交流,继续办好北大山教育论坛,扩大教育学院学术影响力。

第六,要拓展社会服务能力,巩固社会服务品牌,提升教育学院社会美誉度。“十四五”期间,教育学院将继续强化幼儿园园长、教师培训服务,加强教师培训研究,不断提升培训品质。另外,围绕应用型办学定位,继续提升教师服务社会的能力,重点结合横向课题研究,拓展对一线幼儿园、小学、心理机构的指导。进一步加大智库建设力度,密切同省市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不断增强教育学院教师服务山东省基础教育发展的能力。

责任编辑: